蘇郁心個展 《hibernatemode 休眠模式》

 

眠                                                                                                                         

 

 

撰文/楊詩涵                                 

 休眠物件的睡眠 卻非完美的沈睡狀態 而是純粹未點開連結的真實存在

在遙遠的國度裡,在白雪覆蓋的大地上,有微小的生物苟延殘喘地活著…

休眠狀態是否具有時間性?如果休眠期間時間宛如暫停住的話,是否就失去時間的重量?

失去時間感,消逝在某一個點上。若這樣的狀態消弭了時間性,能不能讓某個生命暫時休眠來換取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間與時間,以延長受迫害物種的壽命,減緩他們消逝的速度?

如果某個非人類的物種滅絕了,它們在這個世界上好似沒有存在過,因為它們不會像人類製造這麼多的人造物,留下各種人文遺跡,幸運的物種它們或許能留下它們的遺骸以及化石以證明他們曾經存在過。化石像是匯聚過去、現在、未來在一個點上存在著,打破抽象時間形式的疆界,無論是過去發生的事、當下發生的事或是未來即將發生的事其實都只是幾萬光年中微小的一個點,羅蘭巴特說攝影是一種「此曾在」(ça a été)的狀態,當下的某個時間點某個事件存在著,攝影鏡頭捕捉下了這個瞬間;而運動影像則是游移在不同的點上,互串門子,互相穿越,能讓觀者穿梭在不同的時空中。

實際上只有說『現在是』才是恰當的

但時間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著,時間存在在空間中。過去未來現在都是總體時間的切片,在蘇郁心的錄像作品中出現了一句發人省思的句子「實際上只有說『現在是』才是恰當的」,這句話讓人重新思考時間跨度的意義,同時這也是「休眠模式」此展覽的線索之一。

我們談論的時間究竟為何物?時間是人類發明的概念,用於理解世界的變化,量化生命的刻度,但時間總歸是抽象的。它構建了我們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人類若進入休眠狀態,世界上的其他生命是否可以延續他們的生命而不受人類侵擾。進入人類世(Anthropocene)之後,人類的加速度不僅使地球加速老化,許多物種也慢慢消失或瀕臨絕種。遠在人跡罕至的南極洲上,極微稀有的裂齒蘚,也進入一種緊繃狀態。越趨極端的氣候讓它們啟動防護機制,來適應氣候變化與臭氧層穿洞後更加乾冷的生長環境。

種種現象顯示,不管身在何處,整個地球的每個角落每個地方都是環環相扣的。2011年311日本大海嘯造成福島核電廠爆炸輻射外洩,海嘯所引發的海浪,衝擊遠在1萬3000公里之遙的南極洲冰架,碎裂的部分掉入海中,成為巨大的冰山,在海嘯發生後的18小時,海嘯波已行進超過1.36萬公里抵達南極洲,巨大壓力致使南極的冰架發生崩塌。許多事物不需特別套用蝴蝶效應理論即可感受到其關聯性,綑綁在時間與空間中的事件相互影響。

「休眠物件的睡眠 卻非完美的沈睡狀態 而是純粹未點開連結的真實存在」

 

「時間」為何物?早在古代希臘時期,人即開始思考「時間」。古希臘人定義了三種類型的時間:

  • Chronos_線性的物理時間,這是我們按先後順序測量的時間。
  • Kairo_形而上學的時間,決定性的臨界點,具有前後之分,意思是指特殊事件發生的「前後」。與 Chronos 不同,Kairos 時間非線性的,它是時間點與時間點的「之間」。 它無法被測量,Kairos時間的另一個維度是在瞬間創造深度。
  • Aiôn(艾甬)_循環或週期時間。

艾甬是一個與時間相關的希臘神靈,如季節、呼吸、睡眠(夢)甚至德勒茲談到電影中的時間都是一種艾甬時間。它沒有界限,也可能意味著命運或永恆。在地質學的學術用語也使用了艾甬一詞,它指的是無限長的時期,例如形成地球地質的階段。在天文學中,艾甬被定義為萬億年(109,十的九次方年)因此休眠狀態即是在艾甬時間中,斷開與外界所有的連結。

地球作為物質性的存在她是個廣袤的空間;作為自轉星球她又創造了抽象的時間,公轉著太陽一周的地球給予萬物365天的時間,她給予棲息在此的萬物時間與空間。但時間不會倒轉,所有的生物都會經歷生老病死。但大數據從某個層面來說,打散了線性時間的順序,當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已透過新媒體而不斷接觸到各種碎散化的時間與空間時,「此時此地」的定義,已逐漸被數位科技改變。

英國文化理論學者馬克·費雪(Mark Fisher)以扁平的時間性(flattening sense of time)來形容當代文化的時間性(temporality)缺乏,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軸並不適用,時間只是人類制訂出來用來衡量未知。譬如地層的縱切面可以同時追溯過去談論現在臆測未來。

而冰封的南極洲還能找到古生物,因為環境讓牠們保有最原始的狀態,牠們無需進化,因為地球最初始的狀態即是這樣,牠們不用去適應巨大的環境變化 。但是再過幾十年,牠們或許也不能以這樣的方式生活了,因為連南極洲的地貌都漸漸地起了變化。

蘇郁心以科學家做實驗的態度創作論文電影(Essai cinématographique),並且以編造自然(constructed nature)的方式,堆疊、並置影像;推測、思辨過去,在不同類型的影像之間穿梭而交織出藝術家的觀點,如科學家研究南極裂齒蘚的基因,藉由獲取的影像和物質推理出它過去的樣貌和進化史。地質學則用以研究地球的年紀,地質時間尺度涵蓋了整個地球歷史,藉由不同地層所蘊含的不同成份與化學結構,科學家能回溯時間,亦能推測過去,穿梭在過去與現在之間,進而預測未來。這可預測思辨(speculative)的未來也可用影像堆砌。

蘇郁心的錄像《思辨深度》(Speculative Depth)使用 NASA 的 open data 來建構思辨式的錄像裝置,回溯過去 。以過去的數據建構出可預測、但尚未可見的未來,在運動影像中穿越的觀者像是時光旅行者。

而螢幕之外的沉浸式空間,也是另一個以時間性為前提的經驗空間。在這個展覽中,聲音串連起整個展場,六聲道聲音包覆整個空間,於是觀者能整個沉浸其中。

漫步在展場中,並非像是傳統的觀影經驗 — 觀眾被限制在自己的座位中被動接受影像的敘事 — 而是能自由地移動自己的身體,將觀者的注意力散布於螢幕空間、作品空間之間,編織自己欲感知的影像與聲音。

《休眠》hibernatemode 作為展覽名稱;同時也是展覽主要錄像裝置的作品名稱,為雙頻道及六聲道錄像裝置,全長32分鐘,聲音裝置由聲音藝術家楊博宇製作,這個聲音裝置的巧思即是站在展場不同的位置接受到的聲音不盡相同,進而能凸顯整件作品的立體感與包覆性,彷彿置身在一個開闊的戶外大地;卻又被蒼穹下的低氣壓聲響所籠罩

休眠介於靜與動之間,即是暫時的離線狀態,亦是一種艾甬時間。

切斷與外部的聯結,傾聽作品訴說著關於南極洲的故事,此番大自然的輕聲細語,盼望能對眾生訴說自己的想法與感受,祂並未指責人類,而是平淡的談著自己的身體狀態,只想用輕描淡寫的方式自我告解,祂感受到自己身上承受的痛或許與人類有關,但祂絕不想苛責任何人、任何事物。

藝術家藉由苔蘚,以微觀的方式呈現時間的另外一種向度,以見微知著的方式告訴人類應慢下腳步,暫時停留在艾甬時間中,模擬一種前所未有的休眠狀態。靜靜地,不要打擾彼此,不要侵犯任何其他的生命體與它們共生,以一個純潔虔誠的態度去體會整個大自然的耳邊細語,進而能感受到自己不再只是一個自私的個體,能放下自我,放下時間的枷鎖,消除自己的界線,自我融化在這個空間中、這個艾甬時間中。

蘇郁心 (Agnes Su) 《hibernatemode 休眠模式》個展資訊

  • 時間:2019年3月25日(一) — 2019年5月18日(六) 週一至週六 10:00 — 18:00
  • 地點:FENKO鳳嬌催化室 — HIDDEN CHAMBER 隱室

 

Photo Credit: Lee Huayang